一架飛機從沈飛集團起飛,它飛離地面,飛向蔚藍的天空,巨大的轟鳴聲穿透云層,響徹牡丹社區的上空。
就在同一時間,在牡丹社區服務中心幸福教育課堂里,許多孩子握著模擬飛行器的操縱桿,讓一架架承載著夢想的“飛機”飛上“藍天”。
課堂里有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院內的鄰里文化長廊也傳來居民們歡快的笑聲,歡樂與幸福在這里隨處可見。牡丹社區雖然是個老舊小區,但抬眼就能望見干凈整潔的馬路、生機盎然的綠植,這些都離不開社區為百姓付出的點點滴滴。
8月18日,伴隨著居民熱情的笑容,記者走進牡丹社區,一一記錄社會治理為百姓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牡丹社區志愿者正在制作社區公物認領牌。
延伸為民服務觸角
不斷增強居民獲得感
社會治理怎么做?牡丹社區有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兩個字——服務。
牡丹社區黨委書記兼主任王暉說:“最好的治理就是服務,只有解決百姓的難心事、煩心事,社會治理才能做深、做實?!?
“你要控制住操作桿,不能著急,慢慢來?!碑斢浾咦哌M幸福教育課堂時,教師李巖正在耐心指導航空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蘇靜雅進行模擬飛行。
下課后,蘇靜雅告訴記者,自己整個暑假一直都在參加社區的幸福教育課堂,“社區每天的課程安排很充實,開學后,每周一、三、五放學后,課堂也有安排,我放學就來這上課,社區真是服務太好了?!?
在另一個繪畫課堂上,幾個小朋友正在老師的指導下繪畫中國龍,教室四周的墻上還貼著一張張定格孩子笑臉的照片和一張張寫滿夢想的留言。
幸福教育課堂是牡丹社區孩子們的另一個家,孩子們在這里獲得知識、快樂,家長也解決了孩子課余時間的“托管難”問題。
在牡丹社區,孩子們有所學,老人的生活也得到更好的保障。
考慮到老年人做飯難,牡丹社區開設了老年食堂,王暉說:“食堂的菜譜一周不重樣,葷素搭配,老年人只需要花8元就能吃上一頓健康的飯菜?!?
為實現社區老人幸福養老,牡丹社區黨委與轄區醫院密切合作,為168戶老年家庭建立健康檔案,并整合600平方米公共區域面積,引進嵌入式高品質社會化養老機構,滿足社區老人多元化、便利化、個性化服務需求,打造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幸福大院”。
“在這里我們餓了有飯吃,病了有地方看病,孩子有人管,休閑也有場所,我們在牡丹社區生活真是太幸福了!”提到社區服務,今年81歲的王文義老人感慨萬千。
社區共治共建
不斷增強居民幸福感
社區服務讓居民有了滿滿的獲得感,于是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參與到社會治理中來。
“頭發長了,得找老張給我剪剪了?!痹缟弦黄饋?,社區居民劉濤老人照著鏡子就嘀咕起來。
而后,他來到了社區志愿服務中心,今天正好是社區義務理發隊每個月為居民提供義務理發服務的日子。
“老張,快給我剪剪頭,我這頭發都扎耳朵,難受死了!”一推門,劉濤一眼就看見了張寶印,他趕緊喊老伙計幫自己剪頭。
“你今天來得挺早啊,正好沒人,快坐這吧?!睆垖氂≌f著話,就把剪刀和推子找出來放在了桌子上,然后給劉濤圍上圍布,兩人就一邊理發一邊聊了起來。
每月一次的見面讓大家早已成為了“一家人”。
張寶印是社區志愿者,社區里像他一樣的志愿者共有200多人,他們分別成立了“勞模工匠志愿服務隊”“鄰里守望志愿服務隊”“暖心調解志愿服務隊”“巾幗螢火志愿服務隊”等多個社區志愿服務隊,除了免費理發,還廣泛開展紅色文化宣講、矛盾糾紛調解、風險排查、維修家電等各類志愿服務。
張寶印說:“我們的初衷非常簡單,就是社區為我們服務,我們也想為社區出份力,畢竟社區是我們自己的家,我們共治共建才能更好地共享?!钡窃趺茨苤谰用穸夹枰男┲驹阜漳??牡丹社區有妙招,推出了“點單式”服務模式。
“我希望能有人幫我磨磨菜刀?!?
“我家下水道有點堵,希望能疏通一下?!?
在社區“志愿服務板”上,記者看到上面貼著許多居民“下單”的服務需求,王暉說:“隨后各志愿服務隊會根據自己的情況把服務事項‘派單’給志愿者,志愿者在‘接單’之后為居民提供志愿服務,然后居民再給志愿者進行點評?!?
規范完善的流程讓志愿服務件件有回音,也讓居民有了滿滿的幸福感。
“四零”建設工作室
不斷增強居民安全感
“黃河北大街21號1單元2樓有雜物,要及時處理?!痹诒局苣档ど鐓^“零事故”建設實戰圖上,重點標注著可能引起事故的隱患。
像這樣的實戰圖,牡丹社區共有4面,分別是“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零疫情”實戰圖,他們共同組成了牡丹社區“四零”建設工作室。
“我們的‘四零’建設工作室是今年7月建成的,把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安全需求問題作為根本目標,通過專業力量下沉,切實做到‘老百姓的事有人管,管得有條有理管到位;老百姓的苦有人問,問寒問暖問到家’?!蹦档ど鐓^黨委副書記、“零上訪”工作室主任姜琳琳這樣對記者說。
前不久,居民陳女士發現樓上漏水,把自己家的墻面都給泡壞了,她就跑到樓上找鄰居交涉,結果卻吃了好多次“閉門羹”。姜琳琳了解此事后,馬上把此事用小紙條標注在了“零上訪”實戰圖上,隨后聯系調解員對此事進行調解。
在社區和調解員的共同協調下,雙方都同意“坐下來”談一談,于是調解員將樓上樓下的居民都請到了“社區評理說事點”?!捌鋵嵤虑椴⒉淮?,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沒必要因為這點小事讓鄰居的關系變差?!蓖ㄟ^調解員的耐心調解,樓上居民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于是同意賠償陳女士家的損失。
姜琳琳說:“我們每周都固定更新一次實戰圖,平時也要求做到把每一個隱患都及時標注動態更新,因為只有未雨綢繆才能讓百姓生活得更安心?!?